潘偉源詞作研究(七)似夢迷離

潘偉源的詞個人最喜歡的一首,可能是林子祥的《似夢迷離》,總覺得潘偉源對時間變幻有特別的領會,時間幾次錯漏,人海幾次傳奇,聚了又分,愛情似夢迷離,筆法凝練驚人,傳世的歌一定要這樣抽象而有力,像孫耀威愛的故事上集那種賦陳故事的寫法,又或後來林夕黃偉文小囉嗦的,只能即時流行而已。

「錯漏」二字好香港,我好喜歡這種信手拈來的我手寫我口,然後「將我這份情來重新鑒定」,「鑒定」也用得很有現代感,雖然這裡我猜可能有點詞不達意。有人批評潘偉源有時用字隨便了點,這個不在此列。

很觸動我的兩句:沒法望清這時這份濃情 ---- 潘詞疊句疊字實在熟極而流,有人還批評他有濫用的情況,這裡的理路應該也是由疊字引延伸,但「這份」之前配以「這時」,真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為什麼會強調「這時」?我不禁要問,裡面包含着什麼哲理似的。

然後,「在歲月中愛情繼續流離」,真是奇哉妙也,在香港詞史中,有沒有過「愛情」流浪的意象?在漫漫歲月中愛情的流離,有誰,寫思憶的幻變,寫得這麼深切如此鮮明?

前後對照,「這時」就用得更加順理成章了,詞人的感受,總是一早已把前生來世一併來把握感受似的,迷惑惘然是清晰的自知的,然而這自知卻不知是預設的還是後知後覺的,於是就更加添了其迷離------


情癡總有缺憾 ,情深總要別離,
天意愛弄人,誰人可退避,
時光幾次錯漏 ,人海幾次傳奇,
聚了又分,愛情似夢迷離。
如果可以抉擇,能否一切暫停,
將我這份情,來重新鑒定,
誰迫使我冷漠,誰勾起我共鳴,
沒法望清這時這份濃情。
面對去或留徬徨怎決定?
為何熱戀不應該愛慕的你!
曾也盡努力,求共你一起,
無奈這風雨難逃避。
流乾所有眼淚,來演一剎傳奇
在歲月中愛情繼續流離,
是甜是苦 ,愛情似夢迷離!


PS 1
這首歌,劉德華翻唱過李克勤翻唱過,但最驚喜的是梅艷芳翻唱過,我喜歡梅艷芳唱的這個版本更甚於阿LAM唱的,我甚至可能喜歡過於所有梅姐的原唱歌。而這麼深情的歌這樣深情的唱,原先還以為是發燒碟什麼的,沒想到竟然是在演唱會上唱的,還要是1999年,1999年已經是墮落的後現代很久了吧?!


PS. 2
據潘國靈講,似夢迷離的曲子出自法國電影秋水伊人:

林子祥的〈似夢迷離〉:「情痴總有缺陷,情深總要別離,天意愛弄人,誰人可退避……」,好些年後,才知道來自法國導演積葵丹美《秋水伊人》(Umbrella of Cherbourg, 1964)的電影曲子──哀怨淒麗得幾乎要殺死人,今天仍有不少人以為這曲是林子祥作的,必須還原作者Michel Legrand正名。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王菲林夕詞研究(十一)約定

香港之歌--這是我家

潘偉源詞作研究(四)-深夜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