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小肥《冒雨》與時代墮落

九十多年沒有聽流行曲了,突然聽到小肥的《冒雨》,竟發現香港樂壇墮落一至於斯,我講的是詞境方面,《冒雨》這首歌其實可算入耳,幾乎可叫人喜愛,香港歌不知什麼時候開始,個個都好似家有喪事的感覺,尤其是許鋌鏘林欣彤之流,而小肥這首起碼叫做「正能量」,唱腔也沒有哭喪FEEL(WELL, 起碼沒有那麼嚴重),但有些墮落只有通過比較才能顯明,如果不是這樣,新世代一樣會擁抱這首《冒雨》,而不知人心和境界已不知不覺沉淪卑下,所謂的正能量令人苦笑搖頭。

歌曲首先塑造一個怪特追夢者之類的形象:

若我天生喜歡灰色的花 可以種植嗎難道這愛好怪誕 還是彩色也很寡但有多少空間 多少理想可以容得下人類喜歡批判嗎 頑石終於都變沙

然後在世人冷眼中,堅持理想:


反覆氣象有不測 有著未明快要下雨沾濕眼睛
我倔強到沒有聽從誰撤退有暴雨也冒雨 照樣行出去自己方向信是對 未管天氣會不許

看到那可笑處沒有?你看過淋幾粒雨就叫自己「倔強」沒有?這種自戀是多麼的驚人?噢,他冒的是暴雨耶?是黃雨還是黑雨?填詞的那位知道什麼叫描寫嗎?不懂,看看大師是怎樣寫的:


狂風 猛風 怒似 狂龍巨浪亂撞亂動 雷電用疾勁暴力 劃破這世界 震裂天空狂奔 雨中 視野 朦朧狂叫著 Lorelei sweet Lorelei

是大師林振強的《暴風女神LORELEI》,在形象的刻劃之外,最重要的是境界呀!我真的想不到如今的新世代想比喻不畏艱難,竟然以「冒雨」為喻,你老味,驕慣到這樣嗎?

暴風女神寫的是追風者,在狂風暴雨中追尋女神,更重要的,這個忘我的追尋者哪裡有半點好似《冒雨》裡的這種可笑的自我感覺良好?無數的風風雨雨的歌,最重要的時代精神,乃是「融合」而非「對抗」,是人活在自然之中,風和雨並是我們反抗的對象,而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是我們的詩情畫意。

這個時候,又要重溫下大師潘偉源的《午夜吻別前》:

(成)小雨點 投進高燒的愛焰
(河)小雨點 蕩入傷心的片段
(成)小雨點 流向腮邊沾滿淚的發端
(河)滴在哭泣的午夜吻別前
(成)小雨點 籠罩歡欣的背面
(河)小雨點 繼續一生的掛念
(成)小雨點 狂吻風中緊靠著的兩肩
(河)又令心中的冷寞再蔓延
(合)陽光失去了 還會再出現
(河)不知相見在那天
(合)明天飄細雨 來吻你的面
那是我的思念
(成)小雨點 猶 似紛紛思緒亂
(河)小雨點 就像低泣般睏倦
(合)小雨點 攜了依依的眼淚到嘴邊
令悲哀的吻別滲著甜

為什麼一直都是小雨點?那是因為那時胸襟大,什麼雨他都根本不介意,這一點,在鄧麗君的《漫步人生路》:「小雨點放心灑早已決心向着前」,定下了基調,以前的風和雨,在詞裡面都沁透着浪漫,現在的人,竟擔心什麼雨勢阻礙前景!

同一時間,又聽了AGA的3AM,同樣的問題,又見證着時代的墮落,有機會再談。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王菲林夕詞研究(十一)約定

香港之歌--這是我家

王菲林夕詞研究(十二)1997〈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