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林夕詞研究(三)1994
並不是說王菲如何石破天驚後無來者,但總覺得除了她之外,香港還有那些歌手可以唱她的那些歌呢?那種情感的深度和厚度,你叫楊千嬅容祖兒這些港女點carry到呢?她的那種吟唱迷離,就只有建立了一個好自我好型格乃至於好有故事的形象方能運行無礙的。雖有時也覺得,連王菲自己本人也未必carry到她被創造出來的那個角色呢。
去到1994, 王菲作為一個好有性格的天后形象大概已經well established, 大大創造了創造的自由,而林夕這個時候應該也不好意思邊打麻雀邊替天后寫詞了吧?
這首歌基本上可能是首失敗的作品,或者說未臻至善的成品,構思上,它應該是想寫怎樣保持感情的新鮮,永遠處於蜜月期。其中有一句獨立來看是不可解的病句,但只要放在脈絡裡便是挺有趣的一句詩 :只想輕輕微微/和你試試分分離離
去到1994, 王菲作為一個好有性格的天后形象大概已經well established, 大大創造了創造的自由,而林夕這個時候應該也不好意思邊打麻雀邊替天后寫詞了吧?
有篇文章聊王菲林夕的前世今生,挺有意思,當中提到:
因為有了林夕,王菲把流行音樂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流行歌曲裡能流轉瑪律克斯的《百年孤獨》,也能演化羅曼•羅蘭,還能參悟聖經、佛理,字字珠璣,美麗殘酷。因為有了王菲,林夕才能放浪形骸地構思幻境,哀豔、荼蘼、焚毀、曼陀鈴……這樣奇崛突峭的詞語,服帖地歸順於她水晶般剔透的呢喃,抹去本該驕矜的鋒芒,才不至於淪為曲高和寡的夢囈。
這就是我想講的王菲為林夕打開的創作空間,她引領着一個創作人的虔誠,在那有真正的歌星的時代,無論怎顛怎放怎吊兒郎當,都總有認認真真的歌的,像林敏聰林振強...倒轉來看,今日的香港樂壇,沒有真正的歌者,寫的歌就全部都是陰氣沉沉淒厲得鬼一樣。
我特別想考究林夕是怎樣因為王菲而像一個詩人一般寫詞的,例如在1994年有首〈蜜月期》:
忘形時期可不可不要接近你但向天空吹一口氣 人便風一般輕撫你
某程度上,這首歌所企圖的跳脫風格其實是頗為港式的,而王菲的那種出格呢,somehow並不match這種跳脫,這真是一種挺難說清的感覺,但感覺就是如此。
1994
王菲 - 忘掉你像忘掉我
王靖雯 - 只有我自己
王菲 - 胡思乱想
王菲 - 知己知彼
王菲 - 纯情
王菲 - 梦游
王菲 - 蓝色时份
王靖雯 - 蜜月期
王靖雯 - 我怕
王靖雯 - 飘
王靖雯 - 背影
1994
王菲 - 忘掉你像忘掉我
王靖雯 - 只有我自己
王菲 - 胡思乱想
王菲 - 知己知彼
王菲 - 纯情
王菲 - 梦游
王菲 - 蓝色时份
王靖雯 - 蜜月期
王靖雯 - 我怕
王靖雯 - 飘
王靖雯 - 背影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