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林夕詞研究(四)抄襲與改編
1994年,一個前互聯網時代,今日回看,王菲也亦只能在那個時代成為王菲,假如在今日,她再去唱〈胡思亂想〉和〈知己知彼〉,網上好快就會有人嚴正指出她抄襲自cocteau twins的兩首《Bluebeard》《Know Who You Are at Every Age》,當然,那不是抄襲而是開誠佈公的改編,但在互聯網時代,人們應該早已聽過原作,就算未聽過也可以即刻上網比較,一模一樣的唱腔,那麼王菲值得欣賞的地方在哪裡呢?
我真是孤陋寡聞到從來不知道cocteau twins 這兩首原作,而一直以為王菲只是模仿Bjork, 維基卻說不是----
我真是孤陋寡聞到從來不知道cocteau twins 這兩首原作,而一直以為王菲只是模仿Bjork, 維基卻說不是----
至於有人批評她抄襲冰島女歌手碧玉,事實是她沒有翻唱過碧玉任何一首歌,音樂風格也大相徑庭。碧玉根本不是王菲的偶像,起初是王菲的髮型師喜歡她,有一次就在王菲的頭髮上做了模仿,從此外界就開始歪傳,還扯到音樂上,王菲自己也表示很牽強,非常無聊然後我又倒轉來想,今時今日為什麼好像沒有什麼香港歌手改編一些外國好歌而成功的呢?畢竟香港改編外國歌一直是一個十分成功的傳統,是因為以前的歌手真的本身有實力、够charisma去擔得起外國的好歌嗎?還是香港整個唱片工業乃至於整個文化上精神氣够開放才能吸納人家的東西嗎?而一旦衰頽了,就連翻版都不像樣了呢?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