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17的文章

王菲林夕詞研究(六)胡思亂想

1994年,天后王菲筵開八席,召見群臣,詞匠潘源良、林夕、林振強同場較技各獻華章,以獲取天后聖心。這一場詞壇大戰,結果記錄在《胡思亂想》大碟之中。 潘與林改編台灣張宇的兩首歌,分別為〈遊戲的終點〉及〈天與地〉,而林夕改編蘇格蘭仙音樂隊cocteau twins的 bluebeard 及 know you at every age,成為經典的〈胡思亂想〉及〈知己知彼〉。這是一場中西對決,也是一場古典對新潮的對決。 潘源良是替王菲寫〈容易受傷的女人〉的詞宗,而林振強則是毫無疑問的大宗師,林夕的林就是從林振強的景仰而來,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林夕的兩首詞毫無疑問勝過了潘與林的兩首而成為更代表王菲的作品。 如果將王菲這個角色一分為二,她可以恰好是兩派詞人所代表的兩種內涵,一種是為愛殉身式的無怨無悔,姑稱之為「摯愛」;一種是活在自我世界的抽離或糾結,姑稱「自我」。 其實王菲的legacy之中,摯愛無怨的那一部份是更為顯眼,更能與其真實的人生結合而振動觀眾的心,但這些歌卻似乎不太能由他人代筆,或者說,由她自己親手寫下的心聲的那種感染力即使是大師也不能相比。 當我回顧這幾首改編歌,我意外地發現香港之所以情歌氾濫的一個原因,是因為香港改編的傳統。一首原創歌的特點,往往是簡單直接抒懷言志,而改編歌呢?由於不是原發,往往迂迴其意,扭盡六壬的賦比興,而「愛情」這種載體,無疑就最為適合將本來無有的原創歌曲的情志轉化進改編作,而顯得似模似樣有血有肉。 所以,就算是配合王菲突出個性、抒發自我心聲的那種「自我」歌,由林夕寫來,都是情歌,只是沾了林夕自身的氣息,而變成了愛是懷疑式的情歌。而王菲的人生,又恰好是如此地傾向了林夕為她所寫的那種風格,真是奇妙。

王菲林夕詞研究(四)抄襲與改編

1994年,一個前互聯網時代,今日回看,王菲也亦只能在那個時代成為王菲,假如在今日,她再去唱〈胡思亂想〉和〈知己知彼〉,網上好快就會有人嚴正指出她抄襲自cocteau twins的兩首《Bluebeard》《Know Who You Are at Every Age》,當然,那不是抄襲而是開誠佈公的改編,但在互聯網時代,人們應該早已聽過原作,就算未聽過也可以即刻上網比較,一模一樣的唱腔,那麼王菲值得欣賞的地方在哪裡呢? 我真是孤陋寡聞到從來不知道cocteau twins 這兩首原作,而一直以為王菲只是模仿Bjork, 維基卻說不是---- 至於有人批評她抄襲 冰島 女歌手 碧玉 ,事實是她沒有翻唱過碧玉任何一首歌,音樂風格也大相徑庭。碧玉根本不是王菲的偶像,起初是王菲的髮型師喜歡她,有一次就在王菲的頭髮上做了模仿,從此外界就開始歪傳,還扯到音樂上,王菲自己也表示很牽強,非常無聊 然後我又倒轉來想,今時今日為什麼好像沒有什麼香港歌手改編一些外國好歌而成功的呢?畢竟香港改編外國歌一直是一個十分成功的傳統,是因為以前的歌手真的本身有實力、够charisma去擔得起外國的好歌嗎?還是香港整個唱片工業乃至於整個文化上精神氣够開放才能吸納人家的東西嗎?而一旦衰頽了,就連翻版都不像樣了呢?

王菲林夕詞研究(三)1994

並不是說王菲如何石破天驚後無來者,但總覺得除了她之外,香港還有那些歌手可以唱她的那些歌呢?那種情感的深度和厚度,你叫楊千嬅容祖兒這些港女點carry到呢?她的那種吟唱迷離,就只有建立了一個好自我好型格乃至於好有故事的形象方能運行無礙的。雖有時也覺得,連王菲自己本人也未必carry到她被創造出來的那個角色呢。 去到1994, 王菲作為一個好有性格的天后形象大概已經well established, 大大創造了創造的自由,而林夕這個時候應該也不好意思邊打麻雀邊替天后寫詞了吧? 有篇文章聊王菲林夕的前世今生,挺有意思,當中提到: 因為有了林夕,王菲把流行音樂提升到了藝術的高度,流行歌曲裡能流轉瑪律克斯的《百年孤獨》,也能演化羅曼•羅蘭,還能參悟聖經、佛理,字字珠璣,美麗殘酷。因為有了王菲,林夕才能放浪形骸地構思幻境,哀豔、荼蘼、焚毀、曼陀鈴……這樣奇崛突峭的詞語,服帖地歸順於她水晶般剔透的呢喃,抹去本該驕矜的鋒芒,才不至於淪為曲高和寡的夢囈。 這就是我想講的王菲為林夕打開的創作空間,她引領着一個創作人的虔誠,在那有真正的歌星的時代,無論怎顛怎放怎吊兒郎當,都總有認認真真的歌的,像林敏聰林振強...倒轉來看,今日的香港樂壇,沒有真正的歌者,寫的歌就全部都是陰氣沉沉淒厲得鬼一樣。 我特別想考究林夕是怎樣因為王菲而像一個詩人一般寫詞的,例如在1994年有首〈蜜月期》: 忘形時期可不可不要接近你 但向天空吹一口氣  人便風一般輕撫你 這首歌基本上可能是首失敗的作品,或者說未臻至善的成品,構思上,它應該是想寫怎樣保持感情的新鮮,永遠處於蜜月期。其中有一句獨立來看是不可解的病句,但只要放在脈絡裡便是挺有趣的一句詩 :只想輕輕微微/和你試試分分離離 某程度上,這首歌所企圖的跳脫風格其實是頗為港式的,而王菲的那種出格呢,somehow並不match這種跳脫,這真是一種挺難說清的感覺,但感覺就是如此。 1994 王菲 - 忘掉你像忘掉我 王靖雯 - 只有我自己 王菲 - 胡思乱想 王菲 - 知己知彼 王菲 - 纯情 王菲 - 梦游 王菲 - 蓝色时份 王靖雯 - 蜜月期 王靖雯 - 我怕 王靖雯 - 飘 王靖雯 - 背影

王菲林夕詞研究(二)1993

王菲的樂壇地位由1992年容易受傷的女人奠定,到1993年林夕對她來說還不是主角,早期的頭炮作品其實由林振強和周禮荗包辦,1993年的林夕詞大概只有〈冷戰〉成為經典,瀏覽王菲的歌史,她那迷/幻/夢/離其實是由中港台三地合力打造出來的,當然,還要再結合她自身真實的歷史與心聲才能凝結成這一代天后的角色內涵。而林夕的角色呢,當然並不能比擬為父親或夫君啦,其實如果王菲是天后,林夕是亦步 亦趨的文學侍從替她寫心的吧? 王菲林夕詞早期好像都在以一個弱女子代入,寫其對愛的眷戀追懷抱怨之類,這個恐怕也是王菲初出道的角色設定,而她最後憑〈 容易受傷的女人〉一躍成為巨星,則是這個角色集了大成,某程度上也完成了歷史任務,王靖雯已經準備好脫繭成蝶,耀出本色來。 林夕1993年的〈從明日開始〉不知是不是已經嗅到了這種氣息,隱然寫出了一點獨立的先聲,從明日開始、他故事到此....... 而〈冷戰〉這首經典就更刻出了心理的深度,使這首歌的主人從此成為愛的化身,為天下女子唱盡愛欲糾纏。 1993 王靖雯 - 情敌 王靖雯 - 从明日开始 王靖雯 - 冷战 王靖雯 - 天生不是情造

王菲林夕詞研究(一)1990

歌以人傳。王菲的歌,無論多冷門,一搜就是youtube的影片,所以說林夕的詞因王菲而傳並非虛言。 唯獨有一首,竟然冇片,叫做〈然後那天〉,詞寫得真的沒話說。其實聽返林菲初期的林夕詞,根本平庸到極,毫無特色,除了一首〈多得他〉之外,原來此曲是1990,算是王菲成名前的名作。 若講王菲早期林夕詞,有首〈明年無今夜〉最有意思,尤其是開頭,一看就知是用了心去寫的那種: 相識之中只得他呼吸似詩 模糊情懷唯有此刻會意 窗邊的風只得今晚可以溫馨如此 Oh... 明年無今夜 他仿似路過者 明年無今夜 不可再像這夜 寫如此星辰非昨夜、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誰人說、物是人非此刻難留的那種情懷,不過這種構想應該是受1989年的〈千千闕歌〉影響,而歌的下半段就渣流滩,什麼美景良宵什麼他轉眼便要扯,真是大煞風景。 1990年的王菲,當然未能讓林夕淘心挖肺拿出最好的東西來了。 王菲  然後某天 作詞:林夕 作曲:Chris White 編曲:Richard Yuen (袁卓凡) 早知這種叫做苦戀 但我偏偏沒看穿 早知他所愛隨風轉 但置身深淵 完全無力計算 只因仍然心軟 Oh... No 只因無從挑選 然後某天 似某齣苦戲 然後送他遠走高飛 怎麼今天 一早說中 太了不起 然後某天 再記不起 然後對他完全心死 可惜今天等他愛我已快枯死 早應該將說話縮短 就算怎哭 別說穿 早知他反應是兜圈 別再逼他講 無謂移近半寸 怎麼仍然心軟 Oh... No 怎麼無從挑選 然後某天 似某齣苦戲 然後送他遠走高飛 即使今天 一早說中 難捨棄 然後某天 再記不起 然後對他完全心死 可惜今天等他愛我已快枯死 無謂移近半寸 怎麼仍然心軟 Oh... No 怎麼無從挑選 然後某天 似某齣苦戲 然後送他遠走高飛 即使今天 一早說中 難捨棄 然後某天 再記不起 然後對他完全心死 可惜今天等他愛我已快枯死 然後某天 似某齣苦戲 然後送他遠走高飛 即使今天 一早說中 難捨棄 然後某天 再記不起 然後對他完全心死 可惜今天等他愛我已快枯死

林夕王菲詞研究

這天突然聽到王菲一系列經典歌,忽悟到王菲很能折視香港的變化,她從大陸來,名成利就卻始終心神不屬,好像是最高峰的時期回去找竇唯過日子,始終惦記着過去的呀,但時日變換,在我們難以注意的變化之下,北京或大陸也在斗轉星移,其實不要說二千年後的RAP了,1994何勇的《鐘鼓樓》其實已經在說民工、灰塵、吵亂、變化,銀錠橋再也望不清,望不清那西山... 婚姻失敗後,和謝霆鋒在一起,其實誰會看好呢?一個是那麼出塵的人,一個是MK仔。果然分手了,王菲又再和李亞鵬試了一次,竟也合不來,到最後又回歸到謝身邊。跌跌碰碰,竟還是和一個港仔最合拍?香港之於王菲,是什麼感情? 在觀眾看來,王菲始終由頭到尾沒有融入過香港,格格不入、與別不同,一個局外人的形像是那麼鮮明,以致即使她突然徹底從香港的視野消失也沒有多少人奇怪。把王菲放入香港的歷史來看,應該是處於香港文化最輝煌最具包容性融合性的時期吧,她在1987年來港,89年出碟,2年之間廣東話已說得那樣流利,本身已經說明了香港在當時的地位。 林夕替王菲寫了不少經典,而眾所周知他很疼愛王菲,把最好的都留給了她,一時說他與王菲是無名份的夫妻,一時又說王菲是他的大女(而楊千嬅是細女),沒有人懷疑林夕作為香港詞神的功力和地位,但我想說,沒有王菲這種人這種charisma,其實引不出或carry唔到林夕那種詩意朦朧的詞句。 林夕成神之後,其實可能陷入了某種語言萬能障礙,他曾說張國榮自殺後他感到疚歉,因為寫了些太低沉的歌給他,他說他最想救的歌手是陳曉東(用他的歌詞) ---- 但其實,歌以人傳,詞寫得再好,沒有歌者的演繹,欣賞的價值幾乎是近於零的。的確,林夕是可以說他把最好的歌都寫給了王菲,但不要忘記,只有王菲----這個一時一地出現自成一類的歌手----才能成全詩人林夕在歌詞上某種成就。

人像一滴水

圖片
他蹲坐在大廈懸崖 像個泥水工一般從事細作 低頭仔細拭擦邊緣 一條毛巾擦了又擦 再用自己的手袖去擦 也是很小心的人呀 他的死亡和失敗 也不必然是因為魯莽呀 在正式「表演」之前 他已模擬測試排練 一隻腳懸空 另一隻謹慎地沒有放下 並不是成竹在胸 也沒有氣蓋山河 整個過程 都不見他歡欣躍跃 全沒有高空極限的豪氣干雲 大好的河山世界 就在眼前無限地張開 但他由頭到尾只是埋首自己的世界 排演着自己的特技動作 拉了兩個引體上升 竟就體力不繼 人可以不自知到這個地步麼 就這樣滴落 像一滴水一般

路上聞歌3--張學友《慢慢》

圖片
搭很長的車去看太湖,下車剛好有座小山似叫小梅山的,就信步而上。那時聽到了張學友的〈慢慢〉。此前未聽過這歌,在寂寞的旅途空曠的心裡,它肯定有點東西與我共鳴。 它的魅力,有一部份在於未能聽得確切的歌詞,遂使魅力長久地處於蘊藏之中,任你聯想。 你何忍看我憔悴 叫我如何收拾這愛的殘缺 「憔悴」和「殘缺」我都聽不出,但那歌聲的呼號卻很難意會不到。後來上網再聽,意義確定了,大概以後就會忘記了空耳去聽的那種自由投入了。 這歌吸引我的還有那呼喊感,及呼喊的層次感,他引導着使人渴望着爆發,而始終在控制之中而不至讓感情陷於崩潰,後來聽了不少翻唱,更感到原唱者張學友的好聽和耐聽,有個胡彥斌改編翻唱,被人譽之為"淋離盡緻",就是把歌曲蘊含的東西不無庸俗地作了一次引爆表現。

路上聞歌00----麗江的雨

路上聞歌,往往在不意之中掀起未知的,或沒有察覺、暗藏於心的感受,往往深有骨髓教外別傳。一首歌在不同的時空聽會發生截然不同的感受,好似我在麗江聽見一個外地人唱張愛友的〈這麼近那麼遠〉,那種只有親臨斯地才能有的感受我現在甚至不能道其萬一。 當我嘗試記錄,沒想到另一位好有心的網友竟留意了歌詞並提出很有趣的看法: 美中不足是其中一句,「沒法行前一吋」,配置技法欠佳,斷了句,變成「沒法行」,「 前一吋」。不看字,諧音會誤聽,錯以為「沒法行」﹒﹒!「 錢一串」﹒﹒!兒時有廣東話數白欖:「收買路錢打腳骨,唔俾錢,唔行得。」一笑! 當你喜歡一首歌,即使有瑕疵,是並不會介意的,甚至完全無視。最有趣的是,網友指出的瑕疵,於我,卻是可以欣賞之處。她提醒了我為什麼這首歌在那個場境是那麼打動了我。 恰恰是在於那一字一頓的節奏,配合着一個外鄉人並不完全純正的發音,認真地唱着一首古典主義的情歌,逹至了幾乎是一種虔誠的心境。 至於當時我是如何契入歌詞之中的語意,是哪一句最動搖我心,我已經想不起來了,是「我...留着你在身邊,心...仍然很遠...」還是「我想伸手拉近點...偏觸不到那邊...」? 是那些時空變幻感情流變的拉扯吧,當時一定有像這類的思緒像永恒的雨一般落入我心的。

路上聞歌2--紅日

圖片
柳州,在薄暮時份跨過了一道橋,前往的應該是柳宗元公園,臨河是個小舞台,好像是在搞中國好聲音之類比賽的海選,有人在唱李克勤的《紅日》,此前一直當這首是口水歌,此番聽來卻頗聽得入心,讓晚星輕輕閃過,閃出你每個希冀如浪花,快要沾濕我WOWOWOO...這個接着浪花的「快要沾濕我」真是神來之筆,李克勤以前的詞本來就很有心思很見功架,這首紅日其實也很能見出他的實力。

路上聞歌-- 這麼近,那麼遠

麗江古城,入夜前在酒吧街,天上飄着離落細雨,我在一店子前停住。駐店的歌手正在準備表演的曲子,是個外鄉男子的聲音,以百分之八十左右的準確度唱一首廣東歌,突然如此認真的抒情,一字一句的唱入我的心裡。 這麼近(那麼遠) 作詞:黃偉文 作曲:張學友 一天一天 日日夜夜 面對面 既相處 也同眠 一點一點 逐漸逐漸 便發現 從相對 卻無言 靜靜默默望著熟悉的背面 一彎身影 原來離我多麼的遠 像天涯 那一端 沒法行 前一吋 我 留著你在身邊 心 仍然很遠 也許終於都有天 當你站在前面 但我分不出這張是誰的臉 我 留著你在身邊 心 仍然很遠 我想伸手拉近點 竟觸不到那邊 就欠一點點 但這一點點 卻很遠 觸摸得到 揣摩不到 這麼近 那麼遠 卻仍然 相宿相妻 不聲不響 我跟你 已改變 已無言 靜靜默默 望著陌生的背面 心中所想 原來離我多麼的遠 像天涯那一端 沒法行前一寸 我 留著你在身邊 心 仍然很遠 也許終於都有天 當你站在前面 但我分不出這張是誰的臉 我 留著你在身邊 心 仍然很遠 我想伸手拉近點 竟觸不到那邊 就欠一點點 但這一點點 卻很遠 我 留著你在身邊 心 仍然很遠 也許終於都有天 當你站在前面 但我分不出這張是誰的臉 我 留著你在身邊 心 仍然很遠 我想伸手拉近點 竟觸不到那邊 就欠一點點 但這一點點 卻很遠 我想伸手拉近點 竟觸不到那邊 就欠一點點 但這一點點 卻很遠